怎样看待“克隆作文”?
时间:2010年06月03日 来源:胡菊娣  王东成  郁建香  陈民宪  徐晓翔  高纪纲  徐惠芳  孙国瑞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李保初: 不算抄袭, 不宜提倡
从文学创作方面说, “旧瓶装新酒”的现象并不少, 而且很多名家已这么做过, 人们也能够接受, 关键是“酒”要是新的。
这个学生的作文并不是照搬原文, 而是对它有所取舍, 语言也是自己的, 因此不能算做抄袭。但是高考作文更希望能使学生的“创新力”得以发挥, 而“克隆”作文达不到这个目的,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好处, 因此不宜提倡。
出现这样的情况, 与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 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决定考生命运的还是一次高考。老师千方百计押题、摸题, 让学生多准备范文, “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
在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 最公正的做法是给这篇文章实事求是地打分, 既要看到他明显的模仿痕迹, 不是创新力很强的作文, 但是又要看到他在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表达能力, 给一个合适的分数。而最根本的问题, 还在于我们的考试和教育体制需要作出改革。

专家意见

作家梁晓声: 不宜用成人标准要求学生
我不认为这篇文章是抄袭, 它模仿的成分更大一些。高中生写作常常是通过阅读获取素材, 再在脑子里进行组合。下笔的时候, 多多少少都会受原作的影响, 这篇文章我想大概也是这样。
这个问题出现争论, 我认为板子不能简单地打在学生身上, 这与我们沿袭已久的中文教学与考试制度都有关系。比方说常有作文命题如“记一件感人的事”、“记一个难忘的人”, 如果有学生觉得长那么大他都没遇到过什么感人的事或是难忘的人, 那么为了完成作文他只好虚构, 把别人的感受和事情“克隆”成自己的。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不应该仅在高考作文中才有所体现, 平常的语文教学、写作训练都应该重视。另外, 学生没有社会历练, 不应拿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

题型应多样化
“克隆作文”的出现看似偶然, 实际上是必然。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型上比较狭窄造成的。可以看到, 比较容易克隆的往往是议论文、散文, 而近几年来恰恰是这方面的题型比较多。所以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有时竟能把“宝”压准。我想, 要杜绝“克隆作文”现象不断出现, 我们一定要在题型上加以丰富和改革。例如, 可以增加应用文、说明文, 也可以写给出情景的情景作文, 甚至可以要求写话剧、戏剧形式的文章。为了今后的学习需要, 也可以给一些材料, 写论文。另外, 在命题上, 应紧扣社会生活中的最新内容。我想, 只有题型上的多样化, 内容上的最新化, 才能比较好地解决作文的“克隆现象”。

赞成意见
“克隆作文”未尝不可
我认为, 学生在考试中能把别人的优秀文章, 通过自己的记忆, 像放电影一样再放一遍, 并不一定是坏事, 它至少说明这个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拿别人的“馍”消化在自己肚子里, 变成提高自己的“养料”, 不失为是一个好方法。
其实, “克隆作文”也不纯粹是照抄照搬, 它已经是经过学生“加工”后的“二手货”, 把它斥之为抄袭、剽窃, 似乎并不公平。毕竟, “克隆作文”没有公开拿到报刊上去发表, 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并没有超出学习借鉴的范畴, 与那种以追名逐利为目的的“文抄公”有所区别, 不可相提并论。
当然, 我并不主张让“克隆作文”愈演愈烈, 而只想说明, 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 有一个逐步提高、渐趋成熟的演变期。我们的教师在加强对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同时, 应尽可能创造条件, 帮助他们走进社会生活, 扩大视野, 以提高写作水平。这样, “克隆作文”的现象才能减少, 直至消失。

是模仿, 不是抄袭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 “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学生在学写作文时, 未尝不可以模仿来达到创新的目的。
记得我的孩子在刚开始学写作文时, 我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 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名作让其阅读, 并有重点地让其模仿。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 孩子渐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了。
那位考生虽然引用了《弯弯的月亮》的构思和情节, 但他也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是一次在基础材料上的再创作。所以, 应该说这是一次模仿, 而不是抄袭。应当加以区分的是, 有限的、恰当的模仿, 将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而无限的、一味的抄袭只能使作文走向死胡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 也许作者并非有意抄袭。作为学生, 我也和他有同样的苦衷: 写作文, 材料实在是太难找了。现在的学生, 除了在学校、家庭、辅导班这三点一线中来回奔波外, 几乎没有其他课余活动。面对一篇篇的作文题目, 材料简直就少得可怜。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材料怎么办? 就只能瞎编, 有时实在没有编的东西, 那就只有向《作文选》求援了。《作文选》是用来开阔思路的, 而有些考生的思路却被《作文选》“钉”住了, 但这怪不得他们呀。反对意见那篇作文得了零分数年前, 我的一个外甥中考前夕, 带来数篇作文让我修改。虽然我非语文老师, 但看外甥积极性如此之高, 我还是逐字逐句尽力帮他修改。不料, 自此开始, 外甥的语文老师赞其有了进步。如此一来, 我与外甥关于作文的话题多了起来。我有一个建议, 即对范文不但要精读而且最好能背下来, 在自己作文时可以引用。外甥就照我的话去做了。后来, 外甥在一次语文考试中, 原汁原味抄袭了一篇《作文选》上的佳作。阅卷时, 语文老师总觉得似曾相识。那是一位对学生对工作极负责的老师, 他放下阅卷工作, 一丝不苟地找了半天, 终于把那篇原作找了出来。对比之下, 真是不劳而获的抄袭! 在摇头与愤恨之际, 语文老师痛下“杀手锏”: 作文得零分!
语文老师约见家长, 因妹妹有事, 况且抄袭之举多少因我而引起, 我便顶替去面见老师。那真是位好老师, 他不是一味指责学生与家长, 而是向我们指出抄袭的危害性。老师的话深深地触动着我和外甥的心, 我们都感到沉甸甸的, 我们终于真正明白: “克隆作文”不可取!此风不可长考试的本义是要让具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而“克隆作文”现象, 却意味着让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借助别人智
慧的结晶获得不应有的高分。这不但违背了考试的初衷, 还容易使中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一种尴尬的怪圈: 学得好的未必能得高分, 而学得差一点也未必不能得高分。于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动力不足, 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出现了某些大学生和研究生写下出一篇像样文章的怪现象。建议教育考试部门要研究关注这个问题, 并在适当的时候制订出有关规定, 旗帜鲜明地反对“克隆作文”。凡国家正式考试, 一旦发现“克隆作文”并经专家小组鉴定属实, 即按低分处置, 并加以通报。当然, 最好能研究出好的命题方法, 让“克隆作文”无从出现, 从而使语文教学重新回到务实的轨道上去。
应从语文教学改革入手在一些学生看来, “克隆作文”无疑是作文考试得高分的捷径。谁教的? 老师。我就看到不少孩子临考前拼命背老师推荐的“佳作”, 还振振有词地说: “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
这不怪孩子。真的能克隆好一篇作文, 也不容易, 只是精力和时间用错了地方。写好作文非一日之功, 要靠平时的苦读和勤奋练习。而我们的语文教学, 却是教得多, 练得少, 枯燥无味, 不少学生都怕作文。为什么? 没有新意, 从内容到形式都缺乏创新, 激发不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翻开学生的作文簿, 很少看到老师的评语, 文句修改就更难看到。最多是用红笔勾去错别字, 有的甚至只写一个“阅”字, 学生根本搞不清这篇作文是好还是不好。虽说老师精力有限, 不可能篇篇作文都写出指导意见, 但其他可取的形式还多得很。比如组织学生互评; 开展好作文评选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后写游记、观后感、评论, 然后相互交流; 开展征文、演讲、办班报等活动。
除了学和练之外, 还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要让孩子懂文德、守文德, 不要长大后成个“文抄公”。
评分标准要变我觉得要彻底杜绝“克隆作文”, 除了高考的作文命题要更切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 让他们感到有东西可写外,评分标准的改变也十分重要。近十几年来, 我参加过多次阅卷、批改作文。有时候, 一些很有创意的作文在有些老师看来却是“偏题”、“离谱”, 从而这些作文套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就很难得到高分。在这方面我们应更宽容一些,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让他们更自由地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 这也许是改变语文应试教育弊病的关键所在。

亲友之间是否该明算账?
两封来信, 各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说的是──公交车上, 两名乘客争着付款。售票员见此情景, 对他俩说: “各买各的吧, 好朋友明算账! ”马上, 就有一个乘客反驳了一句: “朋友间提倡明算账, 那还算是朋友? ”边上又有一乘客插话: “经济不分清, 朋友就‘轧’不长。”一时间, 整个车厢的乘客都参与了激烈的争论。但一直争到最后, 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 “好朋友明算账”的说法, 来自“亲兄弟明算账”的老俗话。老俗话亦有新争论, 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一名硕士生暑期中来沪访亲。表姐弟三人陪他观赏沪上各景点, 作为表亲兼东道主, 本来准备一路上的餐饮费都“请客”。孰料硕士生谢绝了, 他主张: “各点各的, 各付各的, 这种A A制比较自由。我们那里年轻人都是这样, 已经习惯了。”推来让去, 最后也只好听他的。据编辑了解, 对于亲友间的“明算账”, 否定方意见认为: 这样就没什么亲情了, 跟陌生人差不多了。而肯定方意见则认为: 惟其如此, 才有利于人际交往。否则, 经济关系太模糊, 到后来发生矛盾的事屡有耳闻。是否“明算账”就使亲友失去本来的意义? 亲友间的“明算账”, 是否该有一定的限度与范围?
凡此种种, 很想听到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