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不应模式化
时间:2010年06月03日 来源:高振千

“我眼睁睁看着抄袭作文得满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高考语文阅卷组长刘明华日前谈及去年“满分作文抄袭事件”时深表遗憾。他说,当时发现这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作文有问题,但因阅卷技术层面原因,他没有权限改判。该作文最终还是维持原判的60分。
“抄袭作文得满分”,与其说是“阅卷技术层面”的原因,还不如说是高考作文模式化惹的祸。面对成千上万的高考作文,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让阅卷教师去辨别真伪,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何况阅卷教师的阅读量毕竟有限,何况即使似曾相识认定,取证也困难重重。自1999年话题作文登陆高考语文试卷以来,这种作文形式已经连续6年经久不衰。这6年来,高考满分作文一经媒体公开,就马上被人举报其中有的作文涉嫌抄袭,并且有原文可以佐证,弄得作文命题、评定教师和应考学生非常尴尬,社会舆论哗然。这一切毕竟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
一些抄袭的满分作文因为媒体的曝光,成为众矢之的,那些未获满分未经公开的抄袭作文又有多少,想必评卷教师、考生及其语文教师心中有数,绝对不只少数。作文抄袭显然不能从阅卷的技术层面上找原因,而在于模式化作文考试有空子可钻。比如话题作文,给考生一段话题材料,让考生围绕该话题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本来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但连续采用多年,似乎又成为一种新的模式。不少老师教导考生死记硬背、投机取巧,于是高考作文抄袭或模仿的现象又层出不穷。如果抄袭或模仿的作文可以蒙混过关甚至得高分,无疑降低了语文考试的诚信度,践踏了考试的公平规则。
模式化作文除了容易抄袭和模仿,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还导致空洞无物的文风。综观一些满分高考作文,尽管联想、想象丰富多彩,可就是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难见中学生原汁原味的生活状貌和感受,结果削弱了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虽然辞藻华丽,但缺少文采的内涵、文风的质朴。而这种模式化作文显然对中学的作文教学产生很坏的影响。
作文具有多种功能,不是每个学生都要成为专业作家,不是每个学生都要以写“八股文”谋生,不同秉赋的学生将来从事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作文能力。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应用文,只要写得像模像样,就可以得高分甚至满分。只有高考作文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更高的自由度,使学生写出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真实的东西,才能真正发挥高考作文的科学导向功能,引导学生讲真话,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