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是这个社会的时代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解读学术论文抄袭现象

时间:2012年01月04日 来源:《检察日报》

教授不过是高级农民工

自从湖北武汉论文写作中介公司被曝光之后,新闻媒体记者朋友的采访不断。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强烈建议政府部门增加相关职业门类,大力发展这一产业。

天下文章一大抄,既然不强求论文都有创新性,那么,不妨交给专业的机构进行专业化的运作。记者朋友不依不饶,认为现在不但学生抄袭他人的论文,大学教授也公然抄袭他人作品,简单地用市场需求来解释,恐怕有些说不通吧。

其实,这位记者朋友太不了解大学教授的处境了。在大学里面教授就是一个高级的农民工,定额的考核指标,迫使大学教授不得不急功近利,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核定的科研工作。如果教授没有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那么,就意味着考核不合格。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教授同样需要求助他人炮制学术论文。不少担任领导职务的教授,虽然可以自定规则,减免自己的工作量,但是,既然顶着教授的头衔,把自己打扮成学科带头人,那么,总不能每年“剃光头”吧。于是,要求学生代替自己完成工作量,署上自己的姓名公开发表几乎成为学术界的惯例。一些学生眼高手低,于是便雇用枪手,剪刀加糨糊,完成老师布置的所谓学术论文作业。

引自西方的学术评价体系

现在人们感叹,假如没有互联网络的存在,中国的学术腐败不知道将会呈现怎样的状态?

由西方而来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一种工业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的特点就在于,强调知识的原创性,重视知识产权的效益性。只要抢先获得知识产权,那么,就可以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这样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于先工业化国家来说,无疑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那些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垄断知识财富,即使后工业化国家具备了生产和制造某些产品的技能,由于知识产权的阻隔,他们也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创造力,转过身去购买先工业化国家的知识产权。

不仅如此,工业化时代先进国家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复杂的科学研究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有利于保护先进国家的知识产权。譬如,在学术论文的评定方面,既要考察形式的要件——要求学术论文必须有非常复杂的注释;同时又要考查内容——只有发表在学术同行承认的学术刊物上,其学术价值才能被承认。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知识传播体系。这种传播体系与西方国家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当我们套用西方国家的评价标准和法律制度,来评价中国科学研究状况的时候,明显地感到方枘圆凿。在中国古代,一些文人雅士为了弘扬自己的观点,假托他人发表著作;西方学者强调字字有来历,中国学者则强调化境,借用学者的话来说就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一种朦胧的、含蓄的意境。

少数海外归来的学者试图按照西方的标准,重建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可是他们不知道,可以人为地按照西方的标准,打造一篇又一篇学术论文,但却无法保证学术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某大学教师开发出一个软件系统,试图通过关键词搜索,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现抄袭之作。记者朋友询问我,这种软件是否很受欢迎?我告诉他,这样的软件注定没有生命力。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试图以技术化的解决方案,化解中国传统文化所隐含的深层次问题,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进退失据——假如关键词太少,那么,就会发现天下文章一大抄;如果关键字特别多,那么,软件的使用者就会发现,这个系统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不少西方学者强调“数目字管理”,以为在中国建立一个数目字管理系统,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他们不知道,数目字管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本不兼容。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心灵的认同,而作为思想表达的载体,则可以多次重复、不断地袭用,中国人习惯于通过借用、化用、挪用、错用等形式,把别人的学术表达进行演绎,从而赋予新的思想含义。这样的学术传统,面对自西方引进的知识产权制度,不免产生种种尴尬。

受益的是学术刊物

我国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一种极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从考察学校的整体质量,到评定一个学科的整体水平;从考察学科带头人的学术科研能力,到重视科研工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从衡量一个学术刊物的级别,来判别一个学者学术成果的分量。在这样一个评价体系里面,最终得益的是学术刊物,而不是学术本身。学术刊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抬身价,然后吸引他人以各种方式向自己“投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学术评价体系。

在西方国家既有定期的学术评价机制,同时也有不定期的学术考核行为,甚至在大学举行的学术午餐会,都可成为衡量一个学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机会。那些在午餐会上不经意发表的观点,可能会导致一个重大的学术发现;而学者的灵光一闪,可能会让某个领域的学术研究进步好几年。这种自由的、动态的学说评价体系,和我们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是如此的不同,我们只看到了西方国家对学术论文的重视,而没有看到这种常态化的学术评价模式。我们把多样化的学术评价,变成了单一化的学术刊物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焉能不出现抄袭之作呢?

学术论文都应上网

所以,面对学术腐败问题,我们既不能求助于同行评价,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自娱自乐;也不能诉诸于新闻媒体,通过新闻媒体的狂轰滥炸,遏制中国学术领域中的腐败行为。在互联网络时代,我们不妨把学术论文放在互联网络上,接受社会各界的公正评判。这不是不尊重知识产权,而是跳过工业化时代的学术评价体系,直接进入互联网络时代,借助于互联网络重新建立学术评价体系。

今后所有的学术论文,都应该刊登在互联网络上,如果他人引用学术论文的观点,只需给出电子链接,不需要反复地注释,也不需要小心翼翼地寻章摘句,害怕因此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互联网络让我们的学术研究处于透明状态,假如那些不知羞耻的文章制作者,公开抄袭他人的作品,那么,人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的定位搜索技术,在第一时间将其曝光。

学术论文不同于技术制造,学术论文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它既不能垄断,更不能隐藏。假如我们在学术创作的过程中,东施效颦,全盘照搬西方国家的学术评价标准,而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再造学术评价体系,那么,中国的学术发展将会陷入到技术主义的深渊,只看形式上的表达,而不关心学术论文的内涵。

捉刀公司居然生意兴隆,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说明我们在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时代病——急功近利、贪得无厌、食洋不化。假如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奉行技术主义,在形式上做文章,那么,中国的学术发展将会形成一个非常可怕的下降螺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从考试诚信到就业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