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某市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调查

时间:2012年01月04日 来源:《预防医学论坛》2010年1月第16卷第1期,作者:李明哲,张振武

摘要: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大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及考试作弊情况。[方法]采用敏感问题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作弊率21.84 %,男生作弊率 23.06 %,女生作弊率20.0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年级学生考试作弊率分别为18.48 %、19.15 %、21.46 %、29.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年级考试作弊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年级与4年级、2年级与4年级学生考试作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采用敏感问题调查方法获得了较为真实的回答,考试作弊现象普遍,现行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考试;作弊;敏感问题

考试作弊行为践踏公平、违背诚信、干扰校风,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准则,需要引起广泛关注。考试作弊属于敏感问题,采用常用调查方法,不易得到真实信息,敏感问题调查方法可以获得更为真实的回答。为了解我市某综合性大学在校大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及考试作弊情况,为我市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我们采用敏感问题调查法于2009 年3月对某综合性大学1~4年级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综合性大学1~4年级在校本科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按照年级将1~4年级分成四层,按照样本量和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在每层中随机抽取3个班共抽取12个班,抽取到的班级整群进入调查,抽到的学生进行“直接问卷”调查;从抽到的班级中再随机抽取4个班,进行“随机应答问卷”调查。

1.2 问卷设计 直接问卷:通过和老师、学生座谈,根据影响考试的相关因素设计直接问卷,然后进行预调查,参考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完善、修改;问卷格局良好,书写清晰,易于理解;整个问卷的答题项均应保持一致,竖向排列,阅读方便。随机应答问卷:设计2个相互无关的问题A、B(无关模型 ),问题A为敏感问题,问题B为无关问题,让被调查者随机选择回答哪一个问题。

1.3 方法 采用敏感问题调查法。现场告知调查对象,该调查是匿名且保密的,他们的可识别信息最终将从所搜集的资料中删除。调查员按问卷中提出的问题,避免用自己的语言转述问题。直接问卷按班级发给调查对象,答完后,现场收回。对被抽取的需要回答“随机应答问卷”的调查对象,做完直接问卷之后,在教室最后一排 ,单独设置答卷场所,由被调查者依次进入,采用掷硬币的方法,正面必须如实回答A问题,反面必须如实回答B问题。按卷面要求,回答问题。所有问卷均在填写完毕当时,随即放入密闭箱内。调查内容:总作弊率、估计作弊率(RRT模型 )、分性别作弊率、分年级作弊率、考试相关因素分析(构成比)。

1.4 计算方法 式中PA为估计对A问题回答是的频率,PB为对非敏感问题回答是的样本率,P为抽中A问题的频率,(12P)为抽中B问题的频率,λ为所有调查对象对A、B 2个问题回答是的总频率 。
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在Spss 10.0上进行分析。

2.结果

2.1 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发放直接问卷861份,收回有效问卷847份,有效率98.37%;男生503人,女生344人,1年级211人,2年级235人,3年级205人,4年级196人。

2.2 直接问卷可信性分析 对随机抽取的4个班256人进行直接问卷和随机应答问卷,有效问卷24份,有效率95.31%。直接问卷244人中作弊47人,作弊率19.26 %,95 % CI为14.36 %~24.16 %。对有效的随机应答问卷,回答“是”的频率36.06 % (88/244),估计总作弊率PA = 22.12 %,将估计总作弊率与直接问卷所得总作弊率可信区间进行比较,在直接问卷所得总作弊率可信区间内,直接问卷得出的结果有较好的可信性。

2.3 不同性别、年级学生作弊情况 对84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作弊185人,总作弊率为21.84 %,男生作弊率23.06%(116/503),女生作弊率20.06%(69/3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8,P>0.05)。1~4年级学生作弊率分别为18.48%(39/211)、19.15%(45/235)、21.46%(44/205)、29.08%(57/196),不同年级学生作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43,P<0.05),1~3年级考试作弊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65,P> 0.05)。1年级与4年级学生考试作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P<0.05),2年级与4年级学生考试作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

2.4 考试相关问题调查结果 对当前考试制度持不满意态度的279人(占32.94%)、基本满意态度的407人(占48.05%)、不太满意态度的161人(占19.01%),认为考试成绩很重要的684人(占80.76%)、及格就行的163人(占19.24%),对作弊行为不认同的493人(占58.21%)、无所谓的194人(占22.90%)、认同的160人(占18.89%),认为学校对作弊行为处罚严重的18人(占2.13%)、不严重的672人(占79.34%)、不惩罚的157人(占 18.53%)。

3.讨论

RRT能够有效地克服直接问卷调查在敏感问题调查中的不足,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各种RRT模型中,无关联问题模型最为有效和可靠 。

此次采用敏感问题调查方法对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进行调查获得了较为真实的回答。用敏感问题调查法得到的估计总作弊率在直接问卷所得总作弊率可信区间内,直接问卷得出的结果有较好的可信性,也说明考试作弊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敏感问题。

作弊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级升高作弊率升高,4年级作弊率最高。4年级面临的就业压力大,平时无心学习,致使大部分学生在考试时选择作弊。此次调查的作弊率低于2008年辽宁省在校大学生的考试作弊率 ,与一项用RRT在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调查中得到的作弊率接近 。大学生考试作弊率较高,说明考试作弊的现象在大学普遍存在。

大学生重视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和奖学金、各种荣誉称号、研究生推荐等密切相关;学生对当前考试制度满意程度低,单一的考试形式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应根据专业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考试方式。

学生对作弊现象虽不认同,但保持沉默,加之作弊方式多样,作弊容易得逞,学校对作弊惩罚不重,助长了作弊心理。认为考试作弊已经不是一件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此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考试作弊的不利影响是众人皆知的,在高等教育中,它不但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影响对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一所学校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更影响社会的诚信建设。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教学应促进学生养成发散、求深、求广的思维习惯,使研究型学习成为学习主流;分散考试风险,可采取作业、试验报告、小论文、小讨论等形式,将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口试、操作结合起来,减低闭卷考试回报率,淡化闭卷考试效应,减少闭卷考试成败与学生切身利益的关系。改革考试形式,改革考试内容,结合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适合大学生的考试制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大学问卷调查作弊方法有啥 学生:亲,我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