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评委留下印象——关于如何写职称申报“业务报告”的一点意见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来源:蒋元明

编者按:本刊经常收到新闻界同行的来信,询问职称申报材料怎样才能写得简明扼要。本刊特约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蒋元明同志写了“给评委留下印象”一稿,供读者参考。

《新闻战线》的编辑约请我写一篇如何写好职称申报的“业务报告”的文章,说是有不少读者来信要求,因为每年都有许多人遇到这个问题。其实,这方面我也没什么经验,生平总共写过两回,第一次副高的内容早已忘了。当然,话又说回来,对绝大多数申报职称的人来说,写申报材料就像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这就算有“经验”了。况且,我的同事中不少是高评委,有的连续当了几年,大家在闲扯时也议论到这个问题。便姑妄言之,以供参考。

去年,有位高评委对我讲,在四五十份申报材料中,他对其中两篇“业务报告”印象颇深。对其中一篇,他的评语是:“不到!"""字,写了!"年”。他连标点符号在内共两千几百字都数过,可见“印象深”不是假的。

他的话给我一个启示:如何给评委留下印象。印象深浅、好坏,直接关系到投票。

首先,内容既要扎实,又要简洁。

既然是申报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当然得拿出点过硬的东西,要有说服力,说服评委投你一票。有的同行,特别是资格老一点的,有些水平能力的,或者有点“知名度”的,不大重视材料的整理,简简单单,随便写几百字,以为凭自己的实力,评委就得投他一票,不投就是有眼无珠。殊不知,评委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那么了解,省市以下的新闻单位,高评委多数不是本单位的,即使像人民日报、新华社这样的部级单位,有权自个儿评,但评委们也不可能对几千人都了如指掌。有个老同志,能力水平都有,自我感觉良好,可连续申报几次都名落孙山,原因之一就是材料过于简单、空泛,留不下印象。这是不是说写得越多就越好?有的人一写就是五六千、七八千字,十几二十年的东西都往上堆,各种材料复印一大袋,这样的效果也不见得好。评委们一次要看那么多人的东西,他们也许没有耐心慢慢去品味你的作品,很可能留不下多少印象。因此,最好是所写材料,既内容扎实,又简明扼要,办法是尽量“捞干的”,把最能说明问题的东西往上摆,以一当十。比如,得过“长江奖”“韬奋奖”“新闻百佳”之类就不用说了,有一条就顶十条;获过全国性的大奖,有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拳头产品,一个顶几个;以此类推。东西不在多,在于过硬。“产生重大影响”,不能只凭一句空话,是哪家广播电视转播啦,还是哪家大报转载啦,某位权威、重要领导批示啦,最好实打实,有据可查,给评委一个真实的印象。不用说,申报材料写得如何,平时干得怎样是基础。

其次,成绩要说够,但要恰到好处。

申报材料,当然是要为自己“评功摆好”,但要实事求是,不能说过头话,有位评委曾对我说:“有的申报副高的写得比正高还正高。”一个申报副高的材料给评委这样的印象,显然是适得其反。评委一般都是本行的专家,有相当的辨别能力。有的人以为只要把成绩都往自己身上揽,一点事就死劲拔高,“内行看门道”,那就要露馅了。掌握好这个度很重要,讲成绩,讲贡献,不能讲得让评委反感,要恰到好处。要点是,多摆事实,少发议论。

第三,文字尽量朴实,最好写出特色。

写材料不同于写文章,更不同于写文学作品,不一定追求漂亮,尽量避免华丽辞藻,往往朴实的文字更能打动评委,容易产生真实的印象。虽然都是干新闻这一行,工作性质都一样,但每个人干的各有各的不同。所以,尽量写出自己的特点,特色,才是上乘。公文式,一般化,套话、空话,没有自己的特色,很难给人较深的印象。

比如,同是记者,有搞经济的,有跑体育的;都是编辑,有新闻编辑,有副刊编辑,有白班的,有夜班的,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擅长。要扬长避短,善于挖掘自己的金矿,总会有闪光的东西。不要去和别人硬攀比,玩短枪的不要和人拼刺刀。比如长年夜班的,几十年如一日,虽然没有骄人的成果,但那种勤勤恳恳工作,经历了多少突发事件,杜绝了多少重大差错,多少次化险为夷,也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以上仅是一孔之见。文无定式,何况这是每个人的“报表”呢,当是千人千面。